Sunday, March 30, 2008

 

优秀论文标准

备注:博士研究生以学位论文内容发表的SCI(或EI)论文且单篇影响因子达到4.0(含)以上或累计达到6.0(含)以上的,其学位论文可直接认定为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以学位论文内容发表SCI(或EI)论文的其学位论文可直接认定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该决议于2008年1月22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上表决通过)
ALAN R. TEMPLETON
Molecular Ecology, OnlineEarly Articles
Published article online: 10-Mar-2008
doi: 10.1111/j.1365-294X.2008.03731.x


Sunday, March 23, 2008

 

擬免費博物館

擬免費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李大釗烈士陵園、中國長城博物館、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徐悲鴻紀念
館、密雲縣博物館、昌平區博物館、上宅文化陳列館、門頭溝區博物館、海淀區博物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團城演武廳、郭守敬紀念館、曹雪芹紀念館、香山雙
清別墅、老舍紀念館、北京麋鹿苑博物館、北京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北京西周燕都遺
址博物館、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北京遼金城桓博物館、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雕
塑園、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房山區霞雲嶺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創作地。

Thursday, March 20, 2008

 

我在荷兰求职的成功经历(连载)

我在荷兰求职的成功经历(连载)

原帖出处:http://www.necol.net/showthread.php?t=667

文章前面写整个经历,后面会有更多细节写主要的几个面试经历,以及求职的技巧经验教
训(company research, cv, cover letter, interview questions)。

到了荷兰没多久,就希望能够通过在这里找到工作而留下来。因此很多时候,都会有意的
做一些对日后找工作有用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年后,得到了好几个大公司的o
ffer。这里把最得意的三个列出来(依次为Company、Position,Gross Salary):
Robeco (Rabobank),Junior Quantitative Analyst,€35,000
ING,Corporate Credit Risk Analyst,€38,500
AT Kearney,Junior Business Analyst,€45,000

最终选中了AT Kearney,一方面是因为工资最高,但更重要的还是觉得这个工作更有挑战
性,更能使我得到升值(通常二三年后,公司会出钱让员工去排名前5的商学院读MBA,读
完后工资达到€100,000以上,参见http://www.careers-in-business.com/consult
ing/mcsal.htm;很多人离开公司后,要不进入500强任高层管理,要不自己办公司。)。


这里把我找工作前前后后的经历写下来,不求文字优美,但求实用,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
助,避免我所走过的弯路。下面就从头写起吧。

我在国内读的是computer science的bachelor,毕业后作了一年software engineer,来到
荷兰在Leiden大学还是读CS。刚来的时候,想法比较简单:毕业后找一家IT公司,做几年
后升为project manager,拿一份不错的薪水。

目标既已确定,就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荷兰作为一个外国人,一有文化语言障碍,二又
面临劳动市场上的歧视性政策(工作许可),凭什么与荷兰人竞争?”想了想,决定一方
面努力融入荷兰人的圈子,一方面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体现出自己的能力。

于是在第一学期,我干了这么几件事:
1. 读欧洲历史
2. 多与荷兰同学接触
3. 简单学习一些荷兰语
4. 努力学习

事后看来,对于我得到的那些offer而言,第一条其实没太大用处。第二条,多少有些用处
,因为荷兰同学会时不时提供一些对找工作有用的信息。而第三条和第四条就比较重要了
。那一学期结束时,认识了大约100个荷兰语单词,修了2门课,平均分9.5。

由于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对自己学习方面有了充分信心,就开始找零工,一方面我确实
缺钱,一方面这也对融入荷兰社会和日后找正式工作有帮助。打定一个主意:不打中餐馆
工、花房工。因为我觉的那些工作只能带来一定的短期收入而缺少长期价值。

找工作确实不容易。我走访了很多uitzendbureau,浏览了不少学生打工网站,对贴在学校
里的工作信息也格外留意。这时候,我已经可以大致可以看懂荷兰语的招工信息。但是走
进uitzendbureau,面对人家荷兰语的提问,还是难以应付,总是因为我的荷兰语不够好而
得到“Sorry. We can’t help you.”一类的答复。
(bbs.oriens.nl)

这时更加深刻意识到荷兰语的重要性,去ROC报了名,但是被放到waiting list里面,无法
立即开始。于是我把除了大学学习以外的时间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自学荷兰语中。那一学
期过得也很充实:选了5门课,学习荷兰语,时不时再去浏览工作信息。

由于一下选5门课,而且投入太多时间在大学学习以外,这学期成绩没有第一学期好,平均
分8分多一点。但是其他方面成绩还是有的,终于陆续找到了3份零工:数学家教、欧洲专
利局专利归类、习题课助教(第三学期开始),工资都在€10到€12一小时之
间。

这三份零工都对我的想法或多或少的产生了影响。我是给一个库尔德人做家教教数学,那
个人数学之差让我难以想象,居然不知道1/2+2/3怎么算(他觉得应该是3/5)。但是他却
很有钱,有好几个厂房和餐馆。提到做生意的时候,他总是很有精神,滔滔不绝的讲他是
怎么开始,怎么做大的。这不禁让我产生疑问,人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他的收入,要
比很多有Master甚至PhD的人高出不少。后来我自己办了公司,多少也是因为受到了这件事
的刺激。

欧洲专利局那份是最清闲的,那里的人,收入很高,还不用交税(因为是给欧盟的机构工
作)。每天9点上班,10点多喝茶,12点吃饭,3点多再喝茶,5点钟准时下班走人。至于我
,一个小时的工作,其实有半个小时在上网看好玩的信息。按理说,这份工作很不错。但
是我却产生了疑问,我觉得我并不希望在这里工作,这里的人年级虽然并不大,可是感觉
他们的心却已经老了。

通过与coordinator交流,以及要求教授推荐,我申请到了下学期助教的职位。这个工作是
要事先备课,然后在台上讲3个小时的。之所以申请这份工作,钱的因素已经比较少了。我
的想法主要是以此提高自己presentation的能力,毕竟这是大多数中国学生,包括我,的
弱项。

事实证明,以上这些工作经验对我日后找正式工作的确是有帮助的,面对工作面试中的问
题时,我往往会举出以上零工的例子说明自己的personality如何如何,如何克服各种困难
等等。

另外,在第二学期还发生了两件事。由于我的一门课成绩很好(10分),又在教授的讲义
里挑出了几处错误并给出修改建议,给教授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一天在 canteen里聊天
的时候,被教授的秘书叫过去与教授谈话。教授说有PhD职位,希望我能接受。我当时很高
兴,考虑的几天之后,接受了。但是接受之后心情却无比低落,因为我所希望的未来并不
是读PhD搞学术。也正是在接受PhD offer之后,我开始找正式工作,希望能够逃脱PhD的命
运。

学校里每年会有专门面向理工科学生的job fair(betabanenmarkt),不少公司都会去。
我在那里看到一家公司Optiver,做options trading的,属于金融方面的。谈了谈,觉得
很有意思,于是就申请了。首先是2轮数学测试,完了之后7个候选者里就剩我一个了,因
此我觉得把握很大了。第三轮是和公司的HR和director谈,与HR谈得还不错,但是与dire
ctor谈砸了。当时被问到不少面试经典问题,可我却往往给出最愚蠢的回答,现在想起来
,如果是一年后的我去面试,肯定有100%的把握能够得到那家公司的offer。眼前的鸭子(
肥鸭子,薪水非常高的)飞了,心中非常懊恼。

但是经过这件事,开始对金融产生强烈兴趣,买了一些教科书来看,越看越上瘾。从此每
天都会读金融方面的书,立志毕业后作金融方面的工作。

其实睡客厅根本算不了什么,那时物质生活虽然极度匮乏,但是精神上却很快乐

但是自从接受了PhD职位之后,被迫不停思考前途未来。找工作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一
次次的被拒。毕业日期(也就是开始PhD的时期)一天天临近,可是理想的工作仍未找到,
那种失落、彷徨、对自己的怀疑,这些才是真正苦的

第三学期开始了,这学期确实忙。

开学初,我辞了欧洲专利局的工作,在学校作助教。这对我绝对是个挑战。当年在国内大
学毕业作答辩的时候,由于紧张,腿甚至在打哆嗦(好在是坐着,别人看不到),但是声
音也在颤抖,说到一半,居然嗓子哑了。出乎意料的,在这里用着另一种语言,面对台下
的学生,反倒能够镇定下来。讲得多好说不上,但至少让我能够做到面对很多人说话,面
不红心不跳。备课要求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

开学后大约两个星期,得知一个中国同学在上一个叫做Science Based Business的课,这
门课专门面向那些学理工却又对business world感兴趣的学生,包括四大块:marketing,
financ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miscellaneous topics,理论上是一个为期3个月fu
lltime的课。我本来就想从计算机向金融转,却又缺少相关背景。面对这个机会,自然不
会放过。兴冲冲的跑过去报名,无奈课程已经开始,被放到下学期的名单里。

前面提到那个库尔德人,他已经35岁左右了,找家教的目的是为了重新获得上大学的机会
,课教了几节后,发现自己与大学入学水平相差太远,也就放弃了。但他的经历使得自己
开家公司的想法变得对我充满诱惑力。正好和另一个中国学生聊天,发现他也有同样的想
法。于是我们便计划合伙成立一个公司,想在中国与荷兰之间作电子产品批发生意。

从一开始便遇到了很多问题,当时为了注册公司,就跑了好几个机构,才搞清楚应该去哪
儿。公司注册了,又碰到税号的问题,填表不会填,只好问税务局的人员,可那个人非常
不合作,坚持让我读一本100多页荷兰文的书,还说“It's never easy to set up a bus
iness, even for Dutch people. You can hire a translator. It's not my job.”不得
已,自己花了1个多星期的时间,通过字典大致翻译出有用的部分,才终于添了表,领了税
号。

终于可以营业了,却又发现以前想要倒腾的商品的利润空间远不想预想的那样大。于是两
个人跑市场,终于找到了有利可图的东西。第一次卖出东西时心里非常兴奋。从公司的成
立到做成第一笔生意,中间克服了很多困难,也增长了不少经验,这些经历也成为我以后
面试时很大的优势。

(别怪我啰嗦讲办公司的经历,这可是我面试时候经常讲的故事。而且面试时讲得往往比
这个具体得多)

大约11月份的时候,ROC的荷兰语课也终于开始了。我这个人办事往往比较冲动,下决心干
一件事就尽量不给自己留后路。为了能尽快提高荷兰语水平,选了每周4次,从下午1:15到
5点,中间休息办小时的课程。再加上要做作业,基本上就是全职了。我开始时进入的是D
班,需要一年的时间通过NT2的 programma 1(荷兰语3级水平)。本来我对学语言也是很
有兴趣的,把几乎所有剩余的时间都投入到荷兰语学习中。

由于在国内时学过一些德语,再加上现在投入大把时间,很快我的荷兰语进度就超过班里
其他人,于是被转到了实验性质的V-groep。这个班的进度是D班的两倍,半年过NT2的pro
gramma 2(荷兰语4级水平)。压力有两种,一种是事情不顺造成的心理压力;另一种仅仅
是有很多事要去做。后一种压力通常会给我带来很大兴奋,因此可以说那时我过的是很开
心的。由于还有助教的职位,时不时不得不逃课,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讲课。

这学期我也断断续续申请了一些工作,基本都是通过网上找的较小的公司,但是却几乎没
有得到面试邀请。往往对方打来电话,发现荷兰语不是我的母语,或者发现需要为我申请
工作许可,就没了下文。每当有大的招聘会的时候,我也都去,搜集了一些资料,这些资
料主要是储存着,并没有真正用来找工作。

第三学期就在忙碌中结束了。这学期大学成绩空白,工作offer一个没有。但是荷兰语进步
不少,而且有了讲课经验和办公司经验,这些都为我将来的CV增色不少,也未后来的面试
提供了素材。特别是办公司这一条,除了纯技术的职位外,大公司对此都非常看重。
(bbs.oriens.nl)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实际上我面试过两大类职位,一类是偏技术性职位,一类是偏管理性职位。发现这两类公
司对我个人公司的态度截然不同。

前者往往会问:“如果你加入我们公司,是否还会继续你的公司?”他们担心的,是我会
因为我的公司业务,而无法专注于他们公司的工作。

后者感兴趣的则是我办公司的动机、过程,需要克服什么困难,从中学到什么。他们试图
从这段经历中发掘我的personality中是否有他们想要得的东西,比如entrepreneurship,
persistence, decisiveness, market analytical skills。

因此说,如果申请技术性工作,这种经历并不是一个plus。

第四学期就更忙了。荷兰语课程继续,SBB课程也开始了,为了毕业,我还要完成理论上总
共需要1年的3个project。这些加起来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况且我还要找工作。

这段时间让我学会了time management。每天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时,都要想想今天要做
什么,脑子里列一个priority list,哪些必做,哪些选作。特别是3个月的SBB期间,我可
以说是double-plus fulltime的工作:荷兰语+SBB+项目。

SBB那门课也对我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门课与computer science的课很不一样,完全是t
eamwork。四五个人一组,做case,做business plan。我从中感到很大乐趣,发现与人合
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门课让我拓展了视野,发现business除了finance以外,别的
东西也很有趣。尤其是project management这门课,老师本身是个consultant,他让我对
consulting这个行业有了更多了解,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天分心的事情比较多,先写这么多)
(bbs.oriens.nl)

SBB于5月1号结束了,结束后马上轻松了许多,不久之后,也通过了NT2 programma 2。从
此投入所有时间找工作和做项目。

通过以往失败的经历,我找工作的策略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在求职网上大量的投简历,对
方往往因为工作许可的关系不再继续下去。现在把注意力投向了大公司,金融方面关注的
有荷兰三大银行:ABN-AMRO、ING、Rabobank,以及一些保险、退休金公司。咨询方面自然
就是McKinsey, BCG, Bain, ATK, Roland Berger这些国际知名的公司。除此以外,像P&G
、Unilever、Shell也是我感兴趣的。当然与此同时,出于保险起见,也时不时申请一些I
T公司。

后来看来,这种策略对我来说是正确的。大公司收到的求职信多不假,但是另一方面,他
们的职位也多。事实上,那些大公司招人往往并不是因为目前有个职位缺人,而是为了以
此招揽、储备人才。如果他们对你中意,即使眼前不缺人,也会想方设法为你找出一个合
适的职位,留住你。

虽然现在的经历比以前多了,但是没有聪明的把这些经历反映到CV上,因此申请的时候还
总是被拒绝邀请面试。好在每次被拒我会打电话过去询问,有些公司会很负责告诉我我简
历哪些方面缺乏,有些则纯粹是应付。接连被拒了几次之后,CV变得越来越有针对性,面
试机会也多了起来。

SBB结束后第一次面试是与Ortec,一家做退休金管理咨询的公司。面试时全荷兰语,完事
之后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荷兰语超常发挥,但是还是没有被录取。后来才明白,根本问题
不在语言说得好还是坏,而是对面试问题的回答不够好。经过了一些其他面试之后,我明
白了一点,在让对方了解荷兰语水平之后,尽量要求用英语面试,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把
精力放在内容本身上面,而不用分神于语言的细节。

每次面试被拒之后,对方通常会主动告诉我原因。我尽量注意同样的错误不在下次面试时
发生。

通过在失败中学习,面试时越来越镇定,对问题的回答越来越好。尤其是获得了McKinsey
的面试机会,并且成功的通过第一轮(一共3轮,大致比例:简历筛选10选1,第一轮100选
8,第二轮8选2,第3轮2选1)。后来尽管没有通过,但是每次面试之后,面试官都会通过
电话给我提供非常详尽和有针对性的 feedback。可以说,经历了McKinsey之后,我通常不
会因为那些关于personality方面的问题的回答而被拒了。而且他们也向我推荐了一些如何
做case interview的书,的确非常有帮助。

在毕业之前,我获得了第一个offer,是一家IT公司的(Tomtom),开车的恐怕都知道这个
公司,在欧洲汽车导航方面是第一。但是工作性质是做纯技术,因此我也不是特别满意,
没有立即接受offer。等到毕业前的一个月,这时面试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了。最夸张的时候
,一星期4个面试,3个 positive。

最后终于毕业了,3个项目2个10分,1个9分,使得我的总平均分9.2。但是还是没有找到称
心的工作,因此还是开始了我的PhD。这个时候,其实与一些公司的申请还在继续进行中,
时不时跑去面试(大公司的面试通常分很多轮,总共持续一个月左右)。在短短的一个半
月之内,得到了很多offer。有ING、 Robeco、TCS、BEST、AT Kearney,所有的职位工资
都在高技术移民线以上。

第一个真正称心的offer来自Robeco。当时与ING和AT Kearney还在继续进行,但是需要尽
早决定是否接受Robeco。由于我对这个工作相当满意,就辞掉了学校的PhD,并与Robeco签
约。没有想到的事,后来在如何申请RP上产生了矛盾(Robeco坚持我回国办MVV,我坚持办
status change。双方动机请参见如何在荷兰工作法律方面的那个帖子),双方各自坚持不
肯相让。正好这时也获得了ING的offer,于是决定不再与 Robeco进行下去。这个时候,我
实际上还在等AT Kearney的结果,因此也没有立即接受ING。一个多星期后,终于如愿以偿
,稍加讨价还价后,ATK同意以我所倾向的方式申请RP,于是与ATK签了无限期的工作合同


以上是我大致的经历,最后结束的有些快。原因是我觉得与其按照时间顺序写流水账,不
如分别写一个个公司的经历,可能对大家更有帮助。后面会挑选一些公司,详细写申请经
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

阶段总结一下:找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轻易气馁,要有计划,并且及时总结经验
教训。完全凭运气找到工作的当然也不少,但是如果希望未来掌握在自己而不是运气手中
,还是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第一次面试:Optiver

关于这个公司的情况,见以下网站,英文的
http://www.optiver.com/

这个公司招market maker,但是并不只招金融专业的学生,对于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
需要与数学打比较多交道的专业都欢迎。

第一轮是做数学测试,包含3个测试,第一个其实就是速算,第二个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方程
,前两轮过后,7个人剩下2个(另一个是在vu读书的一个中国女生),第三轮做数列,过
一个星期给结果。最终只剩下我一个。

两个星期后是真正的面试。先与HR谈,她主要是介绍公司,与你谈一些很轻松的话题。和
她谈的还算融洽。

然后是与公司的两个director谈,他们的风格是比较aggressive,说话速度很快。下面摘
一些他们的问题,以及我愚蠢的回答。

问:你为什么想工作而不是读PhD?
答:我读书这么多年了,4年bachelor,2年master,如果再来4年PhD,实在太长了。现在
希望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问:你为什么来荷兰?
答:我在北京度过了23年。希望经历些不同的东西,于是想出国,就来了荷兰。

类似的还有问我为什么学计算机,现在却想作market maker,我也是差不多的答案。

以上回答实际上给对方造成这样的印象:我干一件事情,干一段时间就烦了,在你们这个
公司也长不了。

结合到他们问我关于options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我也答的不怎么样。显然,我申请这份工
作前没有做足够的home work。我也无法说服对方我真的会喜欢这个工作。

第一次面试就这样以失败结束了。很傻!

ORTEC面试

公司网页:
http://www.ortec.com/

这个公司在荷兰作退休金管理方面的咨询,在荷兰属于领先地位。

同时与两个人面试,一个HR,一个project manager。

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personality方面。大致有以下问题:
1. 简单介绍你自己
2. 为什么选择荷兰/计算机专业/Leiden大学?
3. 你是如何处理冲突的
4. 你有没有过努力说服别人的经历
5. 谈一谈你成立公司的经历
6. 为什么想要做金融
7. 为什么做这个职位
8. 怎么知道我们公司的

我的错误主要在于对问题3、4、5、7的回答。

后来面试多了,知道conflict handling和persuasion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当时我的答
案是没有经历过什么冲突,也没有举出什么说服人的经历。

成立公司的经历本来可以说出很多,他们甚至问到我中间是否经过很多困难,可是我当时
只谈到语言困难,对于更有意思的内容(市场分析、寻找产品、寻找进货渠道等等)却没
有深入。

另外,我只注意到这个公司做退休金管理,却没有注意是退休金管理方面的咨询,因而对
问题7地回答显得我对咨询毫无了解。

至于对为什么选择金融,我倒是回答得不错。当然不会提Optiver的失败经历,而是说偶然
的看到金融方面的文章,讲如何value options的,发现一方面里面充满了我喜欢的数学,
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分析的东西直接意味着金钱,会感到很兴奋。从此开始读书,每天都看
云云。并且列举了我读过和正在读的书。其间他们也会问我一些简单的感念,见我回答得
没问题,也就信服我确实喜欢金融。而我的成绩也足以证明我具备那个智力。

顺便提一下如何知道这家公司的。SBB课程本身可以选择实习,往届有人在这家公司实习,
而后又进了这家公司。他回到SBB讲他毕业后的去向,我便以此得知这个公司的存在。

最终当然还是失败告终。
Reply With Quote

以前是在网站上大量发CV,后来发现效果不好,就改变策略,专注大公司。

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荷兰到底有哪些重要公司。首先是看一些学生就业方面的杂志,
比如Nobiles。上面经常刊登有用信息。我就是这样知道所谓的荷兰三大银行以及一些保险
公司

还有,对金融感兴趣,就可以随便拿份报纸,看上面的各种fond,这些自然也可以成为对


至于重要的咨询公司,其实都是美国的。而对于美国的主要公司,有两个网站非常有用:
www.wetfeet.com, www.vault.com

这个帖子里确实没有提过,抱歉
WO = Wetenschappelijk Onderwijs,或者说就是大学
HBO = Hoger Beroepsonderwijs,或者说就是hogeschool
在很多荷兰人的脑子里,还没有bachelor与master的概念。荷兰现在改成了BAMA体系,WO
里也可以授予bachelor学位。另外也有荷兰同学告诉我,大学以外的其他学校,有的也可
以授予master学位。因此荷兰人只认你是WO还是HBO

另外,在中国本科文凭不等于bachelor,中国大学4年后发两个证,一个本科毕业证,一个
学士学位证。这点也与荷兰美国不同,这些国家没有本科的概念

我的态度可能不大好,对不起。原因是我一直觉得所谓“本科”“硕士”这些说法,根本
就是国内中介用来骗人的。但不知为什么,在荷兰的中国学生圈子中,却也很有市场。因
此我对这些说法颇为反感,觉得它们很有误导性。

对于大多数公司,面试时可以用英语,用荷兰语和人家说上两三分钟,对方也就大概知道
你荷兰语什么水平了。这时就可以换成英语,因为现在人家感兴趣的已经不是你的语言了


当然也有特殊的,坚决要求你用荷兰语。

很多咨询公司要求荷兰语,但是其实并不真的要你说的多好。荷兰ATK网站上说需要英语/
荷兰语/法语,McKinsey要求英语/荷兰语。但其实这两个公司都有不会荷兰语的员工

我在国内的一年工作经验没什么用处,因为当时我做的是software engineer,与我后来申
请的工作没有什么相关性

我并没有获得McKinsey的offer,但是与他们的两轮面试,使得我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没有McKinsey的面试失败,也就不可能有ATK的面试成功。

最初向McKisney投CV的时候,并没想到他们真会给我面试机会。突然接到电话,心里非常
高兴。得知面试将在两个星期后,开始在网上搜集面经。这方面中文的信息还是不少的,
比如咨询的天空上面就有不少例子。但是事后证明,那些东西很不实用。

McKinsey的面试分3轮,第一轮和一个HR两个consultant谈,第二轮三个engament manage
r级别的,第三轮会和partner谈。

第一轮面试的前一天晚上由于过度兴奋,失眠了,一夜没睡觉。第二天早晨,带着疲惫的
大脑到了A'dam office。

首先迎接我的是一个工作了2年左右的consultant。人很开朗,使得我放松了不少。他首先
问我希望用荷兰语还是英语面试,我告诉他我英语比荷兰语好,他说那就用英语。在此之
前,我还以为必须用荷兰语。

开头是经典问题,介绍一下自己。对此我已经有经验,花上1分钟,大致过一遍简历。然后
就是为什么选择荷兰/Leiden/计算机/consulting一类的问题,这些我也早有准备,回答的
干净利落。这些问题花了大约5分钟。

然后就是重头戏,做case了。这个case并不难,先分析分析为什么一种产品sales下降了,
发现是market萎缩,主要是低端市场被别的产品侵占,因此需要focus高端市场。然后是数
学题,告诉说现在是under-capacity的,为了降低cost,决定将分别位于3个国家的3个厂
房关闭一个,应该选哪个,主要思路就是算一算哪两个的full capacity加起来与预期sal
es最相近,并且指出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要考虑(各国法律啊、交通啊、机器新旧啊一
类的)。最后是 brainstorming,被告知关了一个之后,发现产量比预期少了一些,问有
哪些办法,无非是outsource、放弃低利润产品、租用其他公司设备、要求工人overtime什
么的。(更具体的就不透露了,后面会推荐专门的做case的书)

这时还剩下10几分钟,问了我自己办公司的经历。这次我总算头脑开窍了,把办公司前前
后后遇到的困难(公司注册、预想产品没有市场并对其分析、寻找新产品、如何报价、如
何寻找更便宜的供货商)讲的绘声绘色。他对此非常感兴趣,而且告诉我我在讲这段经历
时显得比一开始自信很多,建议我以后每次面试,先讲这个。

第一轮面试的第一个就这样结束了,紧跟着的就是第二个与HR的面试。

继续McKinsey面试。这个面试中的大量问题都是以后几乎每个公司都要遇到的。

HR是个女人,对人很热情,给人非常期待知道你的更多事情的感觉。

(想了想,还是用问答的形式写吧。下面按照顺序列出主要的问题)

问:简单介绍你自己
答:(一分钟时间过简历:国内大学、工作一年、荷兰二年快毕业了)

问:为什么选择荷兰
答: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工作不够challenging。为了broaden my horizon,决定出国。
感觉荷兰是一个非常unique的国家,荷兰人的liberal mentality深深吸引我(举例同性婚
姻、软毒品、安乐死合法)

问:为什么学computer science?
答:自己一直擅长数学、物理一类的学科。但之所以选择计算机,有三个原因:它是逻辑
性非常强的学科;不是纯理论性的,有更多的社会实用价值;在中国计算机好找工作

问:说起计算机专业,似乎更多人会想到TU Delft一类的,为什么你会选Leiden大学?

答:我在国内通过网络发现Leiden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我希望能够有机会认识各个学科背
景的学生,包括学习法律、文学的学生,因此选择Leiden。

(以上这三个问题回答的重点是:你做的决定是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而不是盲目随大流的
;来荷兰之前作调查,说明你resourceful;愿意和各种学科的学生打交道,说明你open且
喜欢与人交往)

问:你为什么想从事咨询行业
答:三个原因:
1. Variety:可以不停接触不同的industry,能够让我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而不会过上
一两年后get bored。
2. Intellectual Challenges:Consulting需要大量的分析,而且要求与人合作。我希望
我的工作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
3. Social Compact:我的工作结果可能造成一个multinational上million甚至billion的
profit/loss,影响到很多的人(股东/雇员)甚至一个小国的GDP,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问:你CV上写你在欧洲专利局做过,能否就此谈谈?
答:(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突出尽管工作条件很好,但由于工作缺乏挑战性,还是决定辞
职。这是与咨询工作的要求符合的)

问:后来你做了助教,都做些什么呢?
答:(前面也写过。突出为了提高自己的presentation skills,选择这份工作。总之工作
的目的性很直接:提高自己)

问:让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你办了自己的公司,什么使你有这样的想法?
答:(谈作为外国学生必须面对的生计问题。自己问自己与其打工,为什么不自己办公司


问:办公司遇到那些困难?
答:(前面写过。包括:成立时belastingdienst的人不合作,被迫阅读荷兰语;推销产品
客户不感兴趣,分析原因并找出新产品,并且分析为什么新产品具有高利润。一方面体现
自己不怕困难,一方面表明自己善于分析。)
Reply With Quote

Consulting面试方面已经推荐过了,下面一套6本书。

Wetfeet - Ace Your Case Interview (1 - 6)

金融方面面试应该没什么太特别的。如果不是学金融出身,建议读下面的书。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 Brealey, Meyers - 7th ed.

这些书都可以通过eMule下载。
Reply With Quote

那是第一轮的第二个面试,不是第二轮。

与HR那个面试的确是很成功。

第二轮面试载在两个地方:一是作case缺少framework,二是对“如何处理冲突”这个问题
不知道如何回答。

现在一直没有动力继续写下去,主要是懒。如果可以自己口述,别人打字就好了。
Reply With Quote

第一轮是两个brain teaser。在我推荐的那套书里有不少。这里可以给个例子。

排队问题:一个食堂,中午12点到下午1点之间开放,有400人就餐,至少要几个收银员?

就这么多信息。你要自己捉摸找出一个方法。比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假定:收一
个人的钱大概需要20秒钟,就是说一个收银员一分钟可以服务3个人;而实际上每分钟大约
7个人(400/60)需要得到服务,因此至少需要3个收银员(7/3=2.33)。

实际上,上面的这个问题会被包含在一个具体的context下,比如说让你考虑一个食堂的利
润。这时你要考虑revenue和cost,cost包含fixed cost和variable cost,而收银员的工
资(人数*工资每人)就是fixed cost的一部分。

进一步,你还可能被问到:如果有一种电子支付系统系统,可以将服务每个人的时间降低
到10秒,是否应该采用该系统。这时你就要算可以省下多少收银员的工资,省下的这笔钱
是否抵得上电子系统的运行费用和最初一次性投资。(如果你上过MBA,就应该算NPV,不
然也可以简单的把一次性投资平摊到系统预期使用年限中。)

建议你还是去下载那几本电子书,比网上google case要好。

最后注意一定说自己会荷兰语,哪怕是basic level。ATK现在的政策是不雇用不会荷兰语
的人。
Reply With Quote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现在的博士真不值钱(zz lqqm)

中科院某牛所,毕业留京的这几个,5000还税前,别的什么都没有,还是转行做了别的~
迷茫,不是自视过高,可是这么多年得到了什么~

三年硕士五年博,霜染青丝纹上额。
十年寒窗难破壁,一朝毕业讨生活

东西外企疑无路,南北国企人也多。
忍看私企门不入,笑闻牛人进院所。

无头苍蝇空扑翼,丧家之犬进油锅。
一骑红尘心暗笑,错把据信当offer

汗透重衣梦难醒,一进一退失所措。
自思年年求学事,无花无酒亦无歌。

红袖冥冥无觅处,象牙塔中难造车。
两处茫茫皆不见,四面碰壁无逃脱。

未经悬梁刺股痛,悔把岁月空蹉跎。
今朝有梦今朝作,莫待无梦呼奈何。


三年硕士五年博,身变皮骨腰变驮。
昨日豪情遭磨难,今朝两鬓见斑驳。

囊中通货常恨少,腹内草莽日渐多。
墙上芦苇浅根底,山间竹笋空外壳。

有心飘洋求深造,无奈拦路有G 托。
终日昏昏书中死,彻夜迷迷网上活。

人依电脑哥俩个,情寄足球心一颗。
偶有红袖添香事,南柯梦醒愁更多。

不毛之地空求雨,梧桐树矮愧凤落。
寄言诸位同窗友,莫效小子这般活。

轻浮小舟难下海,空虚岁月易蹉跎。
此中言语皆肺腑,敬请大家细琢磨。

Monday, March 17, 2008

 

winxp多国语言包

http://www.nb.com.cn/download/software/winxp_LIPs.rar

Sunday, March 16, 2008

 

支持XP SP3 下载nLite 1.4.5 B2版

nLite是一款主要针对Windows XP的系统精简工具。它具有非常强的易用性以及特色功能,可以自定义缩减和创建ISO中所有的套件,支持各种版本的Windows XP。



它能使用户在Windows安装盘上删除掉那些不愿装的Windows组件,例如IE,Outlook Express,Media
Player,Windows
Messenger等等,从而使安装后的Windows更小巧,节省更多的硬盘空间,提高内存利用效率。一般初级用户根据向导内容即可对Windows
XP进行瘦身设置以及无人参与安装设置,注意此程序运行时需要Framewok的支持。

 

股市成功金律100条

股市成功金律100条



第1条 成功的密码是:简单的动作,不断的正确重复 



  第2条 操盘的精髓是:谈笑间用兵,强于紧张中求胜 



  第3条 没有计划不要上班,没有计划不要下单 



  第4条 顺势是最好的计划,逆势是最坏的神话 



  第5条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不用功迟早破功 



  第6条 懂得对作才能作对,不懂对作就会乱作 



  第7条 谈笑间可以作波段,紧张中只能玩短线 



  第8条 盘前要有交易计划,盘中不要听人比划 



  第9条 沙盘推演事前排练,知己知彼百战不厌 



  第10条 搜足资料市市如料,按表操课无所不克 



  两极篇 



  第11条 强不再强防转弱,弱不再弱会转强 



  第12条 不要企图猜头部,不要意图摸底部 



  第13条 假突破防真跌破,假跌破防真突破 



  第14条 利用恐惧回补买,利用贪婪卖出空 



  第15条 高档观察强势股,没有强股会转弱 



  第16条 低档观察弱势股,没有弱股会转强 



  第17条 涨幅满足是利空,跌幅满足是利多 



  第18条 量缩涨潮会见底,暴量退潮易见顶 



  第19条 赢家常套在低档,一旦反转开始赚 



  第20条 输家常套在高档,一旦反转开始赔 



  涨跌篇 



  第21条 趋势不容易改变,一旦改变,短期不容易再改变 



  第22条 低点不再屡创前高是涨,高点不再屡破前低是跌 



  第23条 上涨常态不须预设压力,下跌常态不要预设支撑 



  第24条 涨升是为了之后的跌挫,跌挫是为了之后的涨升 



  第25条 上涨常态找变态卖空点,下跌常态找变态买补点 



  第26条 涨升过程一定注意气势,跌挫过程不管有无本质 



  第27条 上涨常态只买强不买弱,下跌常态只空弱不空强 



  第28条 多头空头是一体的两面,如男孩女孩要平等看待 



  第29条 涨就是涨顺势看涨说涨,跌就是跌顺势看跌说跌 



  第30条 涨跌趋势都是我们朋友,懂得顺势就能成为好友



  量价篇 



  第31条 每根K线都有意义,每根K线都是伏笔 



  第32条 量能比股价先苏醒,也同时比股价先行 



  第33条 涨升中的量大量小,是由空方来作决定 



  第34条 跌挫中的量大量小,是由多方来作决定 



  第35条 多空的胜负虽在价,但决定却是在于量 



  第36条 天量如果不是天亮,就要小心天气变凉 



  第37条 地量可以视为地粮,你可把握机会乘凉 



  第38条 量能是股价的精神,股价是量能的表情 



  第39条 高档量退潮防大跌,低档量涨潮预备涨 



  第40条 量大作多套牢居多,量小作空轧空伺候



  时机篇 



  第41条 市场并没有新鲜事,只是不断地在重复 



  第42条 股市赢家一定会等,市场输家乃败在急 



  第43条 看对行情绝不缺席,看错行情修心养息 



  第44条 聪明的人懂得休息,愚笨的人川流不息 



  第45条 低档你我都可投资,高档大家只能投机 



  第46条 强势股不会永远强,弱势股不会永远弱 



  第47条 利用停损停利机制,避开风险反向操作 



  第48条 利空出尽反向买补,利多出尽反向卖空 



  第49条 均线纠缠三角尾端,都是大好大坏前兆 



  第50条 股市所有金银财宝,统统隐藏在转折里 



  买卖篇 



  第51条 不要用分析的角度操盘,而要以操盘的角度分析 



  第52条 拒绝未符合条件的旨令,只作主轴方向的多空单 



  第53条 拒绝大盘掌控我的多空,只作自己风险利润主宰 



  第54条 如果你莫名其妙赚到钱,迟早也会莫名其妙赔光 



  第55条 在线型最好时卖出多单,在线型最差时注意买讯 



  第56条 要善用涨升过程的回档,因非跌挫即是加码时机 



  第57条 要善用跌挫过程的反弹,因非涨升即是加空时机 



  第58条 线下只抢短主轴在作空,线上只短空主轴在作多 



  第59条 赚钱才加码赔钱不摊平,正确的动作不断的重复 



  第60条 买前不预测买后不预期,只按表操课不必带感情 



  赚赔篇 



  第61条 如果是在涨势,作多一定会赚 



  第62条 如果作多不赚,就不是在涨势 



  第63条 如果是在跌势,作空一定会赚 



  第64条 如果作空不赚,就不是在跌势 



  第65条 赚钱才有波段,赔钱当机立断 



  第66条 赚钱才能加码,赔钱不可摊平 



  第67条 赚钱才是顺势,赔钱乃因逆势 



  第68条 赚钱的人有胆,赔钱的人会寒 



  第69条 向赚钱者取经,向赔钱者取财 



  第70条 先看可赔多少,再算可赚多少 



  避险篇 



  第71条 不必害怕投资风险,只怕风险未被控制 



  第72条 只要我能避开风险,我就一定能赚到钱 



  第73条 在你想要赚钱之前,先估可以赔多少钱 



  第74条 亏损本就无法避免,作一个懂输的赢家 



  第75条 不可动用生活费用,不可超过自己能力 



  第76条 不可让获利变亏损,不可放任亏损继续 



  第77条 不可摊平亏损单子,遵守分批进场原则 



  第78条 遵守分散风险原则,遵守停损停利原则 



  第79条 空间停损控制纵轴,时间停损掌握横轴 



  第80条 拨获利到另一户头,画自己资金K线图 



  灵活篇 



  第81条 即使赢不了也绝不要赔,即使赔钱了也尽量要少 



  第82条 抢银行的人最懂得停损,想抢短线者最好学抢匪 



  第83条 来到停利点时你不要贪,出现停损点时你不要憨 



  第84条 小停损常常只是挨耳光,大停损通常可能断手脚 



  第85条 当你不怕输你就不会输,当你只想赢你就不会赢 



  第86条 如果你不遵守交通规则,迟早会死在交通意外中 



  第87条 大家都相信时就不会准,大家都不信它时就很准 



  第88条 留一点空间给别人去赚,也留点空间给别人去套 



  第89条 赢家打胜仗常常在进攻,输家打败仗常常在进贡 



  第90条 如果你有慧根你就会跟,因为市场它永远是对的



  检讨篇 



  第91条 逆势操作有谁能赚,顺势操作不赚也难 



  第92条 赢钱是一种习惯,输钱也是种习惯 



  第93条 你的态度将决定,你的深度和广度 



  第94条 如果你还没成功,表示还没失败够 



  第95条 失败是宝贵经验,成功却常有陷阱 



  第96条 挫折是一种转折,危机是一种转机 



  第97条 莫名的成功同时,也是在预约失败 



  第98条 彻底的检讨同时,乃是在预约成功 



  第99条 想从股市拿多少,就看你付出多少 



  第100条 乌龟要赢过兔子,一定要提早出发

Thursday, March 13, 2008

 

要快乐的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


[任总给陈珠芳及党委成员的一封信]



陈珠芳及党委成员:  

 

华为不断地有员工自杀与自残,而且员工中患忧郁症、焦虑症的不断增多,令人十分担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员工积极、开放、正派地面对人生?我思考再三,不得其解.   



我们要引导员工理解、欣赏和接受习惯高雅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活动,使他们从身心上自己解放自己。这次我们不惜使用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作一次演示,让大家看到高雅的生活无处不在。这些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北京、上海已经比较多,只要你愿意多花一些钱就可以实现。



员工不能成为守财奴,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丰厚的薪酬是为了通过优裕、高雅的生活,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去工作、有效的奋斗而服务的,不是使我们精神自闭、自
锁。我们不要再把绅士风度、淑女精神当作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而自以粗鄙为荣。应该看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民的自律,社会道德风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欧美国家的人,大多数不嫉妒别人的成功,也不对自己的处境自卑,而且和谐相处。而且华为的员工有这个经济基础,有条件比国人先走一步,做一个乐观、开放、
自律、正派的人,给周边做个表率。当前一部分华为人反映出来的现象,恰恰相反,令人不安。一部分员工,不知道自己的祖坟为什么埋得这么好,还是碰到了什么
神仙,突然富有后,就不知所措了.有些人表现得奢侈,张狂,在小区及社会上表现出那种咄咄逼人,不仅自己,自己的家人也趾高气扬……;一部分人对社会充满
了怀疑的眼光,紧紧地捂着自己的钱袋子,认为谁都在打他的主意,对谁都不信任……。



这些,都不是华为精神,这些人员不适合担任行政管理职位的,不管高低都不合适。他们所领导的团队一定萎靡不振。   

我们引导员工懂得高雅的文化与生活,积极、开放、正派地面对人生。人生苦短,不必自己折磨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时也要牢记,唯有奋斗才会有益于社
会。人生是美好的,美好并非洁白无暇。任何时候,任何处境都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有机会去北京,可以去景山公园看看,从西门进去,那儿是一片歌的海洋,热
得象海啸一样奔放,这些都是垂暮之年的老人,几十人一族,几百人一团,都在放声歌唱,多么的乐观,多么的豁达。看看他们的夕阳红,你为什么不等到那一天?
快乐的人生,无论处境多么困难,只要你想快乐一定会快乐。   



人是有差距的,要承认差距存在,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要有满足感,不要不断的攀比。例如:有人少壮不努力,有人十年寒窗苦;有人读书万卷活学活用,有
人死记硬背,一部活字典;有人清晨起早锻炼,身体好,有人老睡懒觉,体质差;有人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脑子无论何时何地都像车轱辘一样的转,而有人没有做
到这样。……。

待遇和处境能一样吗?你们没有对自己付出的努力有一种满足感,就会不断的折磨自己,和痛苦着,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这不是宿命,宿命是人知道差距后,而不努力去改变。   



我不主张以组织的方式来实现员工的自我解放,而是倡导员工自觉自愿,自我娱乐,自己承担费用的方式来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公司不予任何补贴,凡是补贴的,
只要不再补贴了,这项活动就死亡了。“青春之歌”是一个好的名字,一歌、二歌……五歌……,各具特色,吸引不同性格与生活取向的人。其实就是各种俱乐部。
员工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自己,舒缓了压力,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消除自闭、自傲……。

只要这些活动不议论政治,不触犯法律,不违反道德规范,我们不去干预。一旦有违规,我们可以对有关员工免除其行政职务,以及辞退等方式来解决。总之释放员工的郁闷,应通过多种途径和管道来解决,靠组织是无能为力的。   



员工不必为自己的弱点而太多的忧虑,而是要大大地发挥自己的优点,使自己充满自信,以此来解决自己的压抑问题。我自己就有许多地方是弱项,常被家人取笑小
学生水平,若我全力以赴去提升那些弱的方面,也许我就做不了CEO了,我是集中发挥自己优点的优势。组织也要把精力集中在发展企业的优点,发展干部、员工
的优点上,不要聚焦在后进员工上。克服缺点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远远大于强化优点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只有建立自信,才会更加开放与合作,才会有良好的人
际关系。而员工往往不知道这一点。有一些员工工作干得好好的,正在出成绩的时候,不相信实践中会出真知、出将军,突然一下子要去考研,以使自己得到全面发
展。



当然,当他满副武装归来的时候,正好碰上我们打扫战场。要因势利导,使他们明白奋斗的乐趣,人生的乐趣。不厌恶生活。费敏、徐直军他们经常周末、深夜一大
批人喝茶(务虚会),谈谈业务,谈谈未来,沟通沟通心里的想法,这种方法十分好。我们的主管何不妨每月与自己的下属或周边喝喝茶,明确传达一下自己对工作
的理解和认识,使上、下都明白如何去操作。不善于沟通的人,是难做好行政主管的。   



我曾经想写一篇文章“快乐的人生”,以献给华为患忧郁症、焦虑症的朋友们,但一直没有时间。我想他们应去看一看北京景山公园的歌的海洋,看看丽江街上少数
民族姑娘的对歌,也许会减轻他们的病情。我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乐观,我的病完全治好了。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走出焦虑症和忧郁症的困境的!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